一、工藝流程加工工藝
1.直螺紋套絲工程施工:
建筑鋼筋邊緣圓頭——建筑鋼筋生產加工套絲——建筑鋼筋邊緣打磨拋光——絲頭產品質量檢驗——絲頭維護
2.直螺紋連接:
建筑鋼筋到位——扭開建筑鋼筋維護帽和套筒規格維護帽——連接頭扭緊——工程施工產品質量檢驗
二、直螺紋套絲工程施工
2.1建筑鋼筋邊緣圓頭
建筑鋼筋頂端應選用帶鋸床切平后才可生產加工外螺紋,創口內孔宜與建筑鋼筋中心線豎直,邊緣有彎折、馬蹄子狀況的應切去,不可用氧割開料。
2.2建筑鋼筋生產加工套絲
a、品質規定:
①生產加工絲頭時,應選用水溶切削油,禁止選用油溶性切削油;
②生產加工的絲頭長短為基本型套筒規格長短的1/2,其尺寸公差為0~2P(P為牙距);
③用環通、止規查驗;外型查驗應逐一開展,絲頭表層不可有影響連接頭特性的毀壞及生銹。實際查驗規定以下:
④絲頭規格規定以下表(mm):
2.3建筑鋼筋邊緣打磨拋光
套絲進行后需要對建筑鋼筋套絲邊緣開展打磨拋光,以保證套絲全過程中擠壓成型出的不必要絲牙被磨去。
2.4絲頭產品質量檢驗及維護
①、經自查合格的絲頭,應抽樣調查法開展查驗,以一個工作中班級生產制造的絲頭為一個工程驗收資料,任意抽樣檢驗10%,且不可低于10個,并按附注1填好建筑鋼筋絲頭檢測記錄卡。當合格率低于95%時,應另提取一樣總數的絲頭再次檢測,當2次檢測總的合格率不小于95%時,該商品為合格。不然,生產加工該批絲頭的機器設備應終止生產加工,查清緣故并處理后再再次生產加工絲頭;另外解決該批建筑鋼筋絲頭逐一開展檢測,合格者即可應用,對不合格絲頭開展剖析解決。
②、建筑鋼筋絲頭生產加工進行、檢測合格后,要用專用型的建筑鋼筋絲頭維護帽或聯接套筒規格對建筑鋼筋絲頭開展維護,防止外螺紋在建筑鋼筋挪動或運送全過程中被毀壞或環境污染。
環規檢測平面圖:
通規理應能圓滿旋緊并做到規定的長短,止規旋緊不可超出3P(P為牙距)。
塞規檢測平面圖:
通端外螺紋通規能圓滿旋緊,止端外螺紋容許止規與端部外螺紋一部分旋合,旋緊量不可超出3P(P為牙距)。
建筑鋼筋絲頭查驗在重要工藝流程“三檢制”的基本上,技術人員需填好《鋼筋直螺紋絲頭加工檢驗記錄》。
三、直螺紋連接
3.1、品質規定
①鋼筋直外螺紋連接頭應應用工作中扳子或管子鉗開展工程施工,將2個建筑鋼筋絲頭在防水套管正中間部位互相頂緊,連接頭扭緊扭矩不可低于以下要求:
②經扭緊后的建筑鋼筋直外螺紋連接頭應作出標識,單側露出絲口長短不可超出2P;
③鋼筋搭接不可有部分彎折,不可有比較嚴重生銹和附屬物;
④建筑鋼筋頂端需有查驗插進套筒規格深層的顯著標識,建筑鋼筋邊緣離套筒規格長短圓心不適合超出11mm;
⑤擠壓成型后的套筒規格不可有人眼由此可見裂痕。
3.2、查驗規范
①外型產品質量檢驗解決露出絲口數開展檢測,露出絲口品質及扭緊扭矩應合乎《絲頭加工尺寸表》、《Z小力矩擰緊扭矩表》的要求。
②連接頭的當場檢測應按工程驗收批開展。同一施工條件下選用同一批原材料的同級別、同形式、同規格型號連接頭,應以500個為一個工程驗收批開展檢測與工程驗收,不夠500個也做為一個工程驗收批,提取工程驗收批的10%的連接頭開展扭緊扭距校對,扭緊扭距值不合格數超出被校對連接頭數的5%時,應再次扭緊所有連接頭,直至合格才行。
③對連接頭的每一工程驗收批,務必在工程項目構造中任意提取三個連接頭試樣作抗壓強度實驗,按設計方案規定的連接頭級別開展鑒定。當三個連接頭試樣的抗壓強度均合乎JGJ107-2010表3.05中相對級別的抗壓強度規定時,該工程驗收批應獲評合格。若有一個試樣的抗壓強度不符合規定,應再取6個試樣開展復查。復查中如仍有一個試樣的抗壓強度不符合規定,則該工程驗收批應獲評不合格。
④、當場檢測持續10個工程驗收批取樣試樣抗壓強度實驗一次合格率是100%時,工程驗收批連接頭總數可擴張1倍。
⑤、當場提取取樣試樣后,原連接頭部位的建筑鋼筋可選用同樣規格型號的建筑鋼筋開展鋼筋搭接聯接,或選用電焊焊接及套筒連接方式補接。
⑥、對抽樣檢驗不合格的連接頭工程驗收批,應由基本建設方會與設計方案等相關層面科學研究后明確提出解決計劃方案。
3.3、扭矩扳手應用
力矩扳手使用說明書:用小鑰匙環住扳子把手的握處,旋轉小鎖匙,便會見到扳子的長框架里的數據,往上或往下行走,當檢驗16套筒規格時,先加小鎖匙旋轉讓框架正中間的標尺指向-8016,再用扳子頭頂部卡死已固定不動好的鋼套筒規格,用適度的幅度按住扳子,如聽到“啪、啪”的聲響表明所檢驗的16的套筒規格能做到檢驗規定,不然,則表明鋼套筒規格固定不動的幅度沒有做到檢驗規定,從而推導。